育樂文化

完整重現古代宮廷風景,北京故宮7套燈高價拍出逾2005萬人民幣

圖/unsplash

歷朝歷代皇帝一到過年就會在紫禁城高掛的萬壽燈與天燈,隨著帝制推翻,已經消失了百餘年,不過,今年春節北京故宮又在乾清宮裡點起萬壽燈,重現宮廷過年實景,吸引百萬人潮。近日(4月3日)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週二晚在乾清宮廣場,舉行公益拍賣活動,將一對天燈、一對萬壽燈和5對宮燈的復原品進行拍賣,起拍價各為人民幣500萬元的萬壽燈、天燈,加上五對宮燈,最後拍出2005萬元人民幣。所得善款全部用於資助貧困地區的教育和文化等事業。

古代皇宮和民間一樣,過年都有掛燈籠的習俗。舊時新年前後,民間有在高處懸掛燈盞之俗,此燈徹夜通明,謂之「天燈」。萬壽燈主要承擔裝飾功能,重點在於體現美好寓意。從細節上來看,燈樓即頂部的亭子,在不同的年份有式樣的不同。乾隆朝以前是彩漆六角重簷亭,而在嘉慶十三年以後是金罩漆圓形攢尖重簷亭,而現在的乾清宮丹陛上與皇極殿丹陛上的萬壽燈座則是六面體。清代宮廷沿用明代舊制,春節前後要在乾清宮丹陛上下各立一對天燈和萬壽燈,乾隆五十四年開始在皇極殿各增立一對。

立天燈、萬壽燈茲事體大,萬壽燈修復品燈柱高7.6公尺,總高10.9公尺,直徑5公尺;天燈修復品燈柱高度為10.8公尺,總高13.9公尺,直徑0.6公尺,因萬壽燈主要為裝飾功能,其造型和裝飾格外精美繁複,每一次立燈都要動員8000多人力。宮燈復原品包括福磬掛燈一對、葫蘆掛燈2對、四方掛燈2對,佈置起來,耗費相當大的力氣。然而隨著帝制被推翻,掛天燈這項宮廷習俗已經消失了百餘年,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,為了忠實重現,北京故宮的研究團隊在文獻中查出來天燈、萬壽燈的使用方式、歷史沿革,乃至各部分的詳細尺寸,在各個庫房中找到了燈身模型、燈聯小樣,以及燈杆原件,成功進行復原。北京故宮的「紫禁城裡過大年」展覽為期3個月,於2019年1月6日開始,將在2019年4月7日結束。故宮博物院展出近900件文物,還原了往日皇宮過年時的情景。其中一度封存在箱子裏的1400盞宮燈在經過精心修復後,也懸掛於宮內為觀眾欣賞。故宮用修復還原的方式,讓民眾一窺古代宮廷風采。

迴響